“德泽渊源、耕读梦龙”——冯梦龙纪念馆落成札记
“孟夏之交,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恰逢冯梦龙纪念馆落成开馆,在这万物皆长大的时节,跟随镜头走进冯梦龙纪念馆,品味这座矗立于乡间田野中的新建筑,感受冯梦龙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
冯梦龙人物背景
▲2015年我国发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第二枚就是冯梦龙
冯梦龙,苏州府长洲县人(今天的苏州相城区冯埂上一带),是晚明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戏曲家,代表作有小说《三言》、戏曲《女丈夫》、《双雄记》等;作为当时的寿宁县知县,他又以廉政、勤政造福一方百姓,“济世为民,两袖清风”的廉洁务实精神为后世所传颂,其发人深省的廉政警句更是受到习近平主席的多次援引。
设计原则
质朴、体现梦龙精神
初识冯梦龙纪念馆,被其亲民质朴的作风所吸引,纪念馆位于苏州相城区黄埭冯梦龙村冯埂上,整个建筑安于村内一隅,以传统苏州民居为设计原点,坚持建筑风格古朴淡雅,以彰显冯梦龙其人其品以及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的吴地文化。
设计构思
平面布置的思考
1.分散布置的小体量,体现设计宗旨,适应周边环境
从苏州传统民居的精神出发,也为了更好的适应周边环境,同时体现冯梦龙的亲民及清廉,纪念馆不采用突兀的大体量,而采用小体量单体分散布置的传统民居布局方式。建筑总面积为394.1平方米。
2.民居的进路关系与展览流线的冲突
整体平面布置以两个天井展开,左路三个单体围合成主庭院,右路天井前后两个单体形成传统的两进一路,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廊作碑廊可用于展示活动,又可将五个展厅单体串联成环通流线。服务办公类建筑偏于东侧,与展厅间以备弄相隔,自成院落又能够服务于主要功能,平衡了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与纪念馆展览流线的矛盾。再次体现了苏州传统民居的智慧。
3.西花园与东花园
除了建筑围合的两个主要天井以外,左路西侧及右路东侧分别设计了两个花园,充分利用基地的同时,也是借鉴苏州民居布局的结果。东花园还可将人流引入东侧冯梦龙故居,使纪念馆与故居联为整体,增强本地区的游览性。
建筑型制与建筑细部
烘托冯梦龙淡泊亲和的品格
1.不采用高等级建筑型制,保留民居特征
2.遵照传统建筑设计方法,保证构架比例
3.古朴淡雅的传统建筑细部
冯梦龙纪念馆的设计考量了适应环境及烘托人物性格两个因素,放弃追求标新立异而选择小巧质朴,尽量保证游览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同时力求营造出传统建筑所能表达的意境,体现淡泊而亲和的中国传统文人哲学,借以纪念冯梦龙“存仁积善”、“以廉代匮”的高尚品格。
景观设计理念
庭院空间与廉政文化的融合
景观设计内容为建筑围合的两个主要天井——清莲园和金桂园,纪念馆左路西侧的西花园——松石园,纪念馆右路东侧的东花园——青梅园。纪念馆的中心庭院清莲园中轴对称、正方位布局,空间的秩序感极强。
在庭院空间的设计上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清莲”“松石”“青梅”等元素体现廉政文化之风。在铺装材料的选择,室外家具的陈设,植物的搭配及选择上都注重务实简朴的作风,充分体现出廉政文化的朴素精神。
冯梦龙纪念馆的景观设计更多的体现了庭院空间与冯梦龙廉政文化的精神和谐融合,创造出小环境内中国哲学思想与空间的渗透,每个精品化的小庭院空间通过建筑的连廊串联,体现了各个小庭院的特色,又能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让游人感受廉政文化淳朴的同时得到更多丰富的体验。
AUL联合一体化设计
立志打造可以落地的规划
设计师在冯梦龙村,从一开始就制定了AUL联合设计方针。即建筑(architecture)规划(urbandesign)景观(landscape)联合设计。
第一阶段:设计师完成了冯埂上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找出村庄特色和价值引爆点。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受到一致好评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苏州市副市长吴晓东调研冯梦龙特色田园乡村
继而引出第二阶段:全村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规划。
同时第三阶段也同步展开:将规划落地,进行深入的建筑景观的方案深化与施工图设计。
设计师立志打造可以落地的规划,打破固有的建筑规划景观的专业界限,甚至帮助业主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策划,品牌推广策划等延伸工作。冯梦龙纪念馆作为第一个落地的建筑单体,可以说见证了项目设计团队“AUL”实践探索迈出的第一步小小的成功。
— 设计团队 —
合一工作室
规划设计研究院
景观园林设计院
城乡更新事业部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载图文均出于为公众传播知识、促进行业交流之目的,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本平台所用的非本站原创图片、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者联系,版权人可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